“外婆,我今天喝酒把别人打伤了,现在在派出所,警察说拿一万块钱就能把事解决了。”81岁的邹奶奶在家中,听着电话里的声音和自己孙子声音很像,邹奶奶信以为真、心急如焚,赶紧拿了现金,按照时间地点交给电话中指定的“朋友”。
“奶奶,我出事了!现在要交2万保证金,警察才能放我出去,快帮我交钱!”王奶奶接到了“孙子”的求救电话,对方哭诉自己因涉嫌强奸,被外地公安局抓了,现在要拿钱“捞人”,电话中强调不要告诉他父母,会安排“朋友”上门拿钱,王奶奶独自去银行取钱,并按照约定交给对方。
以上就是诈骗团伙的新剧本!电话那头“孙子”的求救,听着熟悉的声音,可把爷爷奶奶们吓坏了,赶紧将自己多年的积蓄交给“孙子”。但没想到,对方竟然是装“孙子”的骗子!经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这起新型诈骗案中的3名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至1年3个月不等,并处罚金3000元至1万元不等。
诈骗套路
第一步:冒充孙辈拨打电话
诈骗团伙上游成员通过改变声纹的方式,冒充老年人孙辈拨打老年人电话,编造各种需要钱财解决问题的理由,如“打架被抓”“事故车祸”,利用老年人“隔代亲”的心理,诱骗老年人借钱,以“别告诉爸妈”为由,阻止老人与家人沟通。
第二步:“取手”上门取钱
被害人“上钩”后,“取手”上场。“取手”与老年人取得联系后谎称是其孙子叫过来的朋友,并约定到老年人住宅附近面对面交易。而这个“朋友”就是诈骗分子本人或同伙。
检察官提醒
老人家深居简出,与孙辈的直接沟通较少,但又爱孙心切。一听到“孙辈出事”的消息,往往方寸大乱,辨别能力下降,再加上老人家听力下降,防范意识不足,在电话中无法通过声音正确辨识其家人的身份,往往被犯罪份子钻了空子。
1.接到自称子女、孙辈的陌生电话时,无论对方声音多么熟悉、理由多么可信、情况多么紧急,都要提高警惕,保持冷静,第一时间与其他家属取得联系,辨别真伪。
2.家人要多向老年人普及最新反诈知识,提高反诈意识,如不幸被骗,要保存好证据,第一时间报警。
3.要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陪伴,与家人保持密切沟通,在作出重要决策前,与家人多交流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防止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