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汉朝时期,有黑虎成精危害一方,龙虎山张天师为民除害,将黑虎精镇压,封印在这座山,命名为黑虎山。山的正对面又建了一座罗汉包山,起了罗汉庙,用庙看守黑虎山。岁月流转,历朝僧人圆寂后,都葬在罗汉包山,久而久之,这里便形成了罗汉包古墓群。
时光飞逝,来到现代。在宜昌市西陵区,黑虎山罗汉包墓群和东山明墓群静静伫立,它们是宜昌境内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东山明墓群是明代古墓群,1993年被宜昌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罗汉包墓群是汉代、六朝时期古墓群,2011年被宜昌市人民政府列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古墓群就像一位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岁月的痕迹。
然而,2024 年年底,西陵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在一次走访调查中,发现了令人揪心的情况。这些珍贵的古墓群,既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在保护范围内作出标志说明,也没有建立记录档案。就像一位位历史老人,孤独地站在那里,却没有任何标识来介绍它们的身世和价值。
发现问题后,该院积极与辖区职能部门、属地政府开展诉前磋商4次,督促其依法全面履行文物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经磋商,相关单位迅速部署落实整改措施,联合启动文物立牌工作,确定了立牌文字内容、设计尺寸、材质细节等,后经具体生产制作,及时将铭牌安装到位。
为了让文物保护工作能够长久持续地开展下去,在该院督促和支持下,相关单位计划将借助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的开展,对辖区所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详细调查,全面完善不可移送文物档案资料库,并定期对文物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等问题。
检察机关也将持续在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中发力,联合行政机关通过田野调查及送文物类图书进社区等形式,面向辖区居民开展文物保护宣传,增强公众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了解和保护意识。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珍贵的文物将得到更好的保护,继续向后人诉说着那些跨越千年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