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从案卷到街巷,以检察步履丈量民心温度

【字号:    】        时间:2025-07-22      

 

 走出庄严的检察大楼,走进烟火升腾的市井街巷、有序运行的企业大楼、绿意盎然的公园河畔……自全区政法干警“细治入微”大走访活动启动以来,西陵区检察院干警的脚步便未曾停歇。他们怀揣着司法为民的赤诚,肩负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使命,深入基层一线,倾听最真实的声音、解决最迫切的问题,以务实行动将“四下基层”的要求转化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检察答卷。

企业大楼里的“法治体检”

优化营商环境,检察机关如何精准发力?答案就在一次次主动叩门、一场场真诚对话里。

7月3日,西陵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谭国虎,党组成员、政治部负责人彭革文的身影出现在窑湾街道辖区的居然之家商业运营管理公司宜昌西陵项目管理公司。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串门”,而是一次带着问题意识、服务意识的深度“法治体检”。“企业在经营中遇到哪些法律难题?”“对检察机关服务保障企业发展有什么建议?”谭国虎检察长一行开门见山,虚心问询,短短半天,3条宝贵的意见建议被认真记录在案“这些问题我们带回去,尽快核实并协调解决!”一句掷地有声的承诺,让企业负责人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没想到检察官这么接地气,主动上门问需,心里踏实多了!” 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正是通过这样“硬碰硬”的务实对接,一点点夯实。

7月4日,干警周凯锋、皮正宇走进宜昌一家旅行社,这家公司曾是一起案件的被害单位。检察官此行,不仅是为了收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更是一次带着诚意的案后回访。“案件判决后,追回的经济损失是否到位?企业的经营恢复得如何?还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协调?”面对检察官的关切询问,公司负责人感慨万千:“多亏了检察院全力追赃挽损,为我们挽回损失,让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看到了希望!”这份肯定 ,无疑是对检察履职最珍贵的回馈。

公园绿道边的“生态守护”

群众的“烦心事”,就是检察工作的“上心事”。沙河公园水清岸绿,本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但福寿螺的快速繁殖却严重威胁到公园生态,这种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适应性和繁殖力极强,存在改变生物种群结构、破坏流域水体生态平衡、造成农业生产损失等众多危害。

早在2022年6月,西陵区检察院针对该问题就启动了行政公益诉讼磋商程序,督促水利、街办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此后数年,相关部门持续落实预警监测、人工捡拾、生化防治等措施,成效明显。

,该院公益诉讼部门干警进行全流域巡查时,发现沙河公园仍有福寿螺产卵、繁殖等反弹情况,部门主任朱晓莉敏锐审视问题,积极协调西陵区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思考更加行之有效的办法。7月3日,摒弃单一的化学药物灭杀,检察机关联合生态环境部门推动采取更生态环保的物理防治与生物克杀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投放青鱼、中华鳖、鸭子等“生态卫士” ,利用食物链原理进行自然控制。这一举措,不仅有效抑制了福寿螺的蔓延,更守护了沙河公园的生态平衡,赢得了周边居民的交口称赞。

社区楼栋间的“司法回响”

司法的温度,不仅体现在公正的裁判,更体现在案结事了后的持续关怀。

7月4日下午离开企业后,周凯锋、皮正宇的脚步没有停歇,他们带着慰问品,敲开了案件被害人近亲属乔大爷的家门。老人年事已高,案件带来的伤痛虽已随时间平复,但生活境况始终牵动着检察官的心。两位干警细心了解他的生活和身体状况,耐心倾听他对案件处理的看法,并认真记录下他对小区治理的1条建议。嘘寒问暖、俯身倾听中,传递的是超越案件本身的司法关怀。

检察为民,最是情深在“帮扶”。7月14日,司行局局长王勇来到葛洲坝街道西峡社区一户困难居民的家中,耐心倾听其反映的本人及子女就业问题。群众的困难就是行动的号角!他没有停留于简单的安慰,而是立即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协商,很快,10条符合其家庭条件的就业信息被精准推送到户。一条条招聘信息,像一束束微光,照亮了这个家庭前行的路。

脚步向下,民心向上。西陵区检察院干警以步履丈量民心,积极投身到细治入微”大走访活动中,走出检察工作与基层治理的“同心圆”,走出服务企业发展的“加速度”,走出守护民生福祉的“新温度”。从商业大楼到社区网格,从公园绿地到困难家庭,“检察蓝”的身影将继续活跃在西陵的“神经末梢”……